重磅!市政府出台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若干意见!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又一个科技创新中心,肩负着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筑国家创新发展新高地、引领和带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创新转型的历史重任。其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里,部署的首个重点任务就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更是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进行建设。近期,科技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这是“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次写入国家公开发布的文件。
被誉为“创新之都”的深圳,如何加快建设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日前
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支持
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围绕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光明科学城而举棋落子
谋篇布局
以下是解读的详细内容
往下滑
系统谋划部署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光明科学城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加快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若干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承担的使命,包括: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布局重大创新载体,培育内生增长的原创型产业,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汇聚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推动构建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深圳力量,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若干意见》共十个部分,包括总体要求、面向产业需求构建综合科研体系、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规划管理和空间用地保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供给、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等内容。
统筹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大组织保障力度,深圳市成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发展改革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协调解决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光明区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事宜。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光明科学城重点科研任务、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此外,《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光明科学城先行先试。全市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重大改革举措,原则上优先在光明科学城试点。
坚持产业导向
夯实科技创新硬核实力
光明君了解到
《若干意见》充分借鉴了
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日本筑波科学城
法国格勒诺布尔等世界主要科学城
以及北京、上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的建设经验
↓↓↓
《若干意见》提出,光明科学城应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集中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专门机构谋划建设标志性、稀缺性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建设一批产业专用实验线站。未来符合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原则上应落户光明科学城。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光明科学城将围绕重点领域、交叉方向,兼顾科学研究和产业培育,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光明科学城大数据中心、高端仪器设备中心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相互支撑的创新链条。
此外,针对现有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光明科学城将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持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中国计量科学院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落户在此。同时,建设若干所现代化研究型医院,加强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
培育新兴产业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区别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充分突出地域特色,发挥产业创新能力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重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布局,一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
《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以科研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园,孵化以知识产权输出为主的高附加值科技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试转化基地,建设或引进一批世界级的创新验证平台,建立一批功能性、普惠型新型基础设施及中试平台,组建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
此外,光明科学城将重点围绕5G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支持企业联合研究机构和行业上下游共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国家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筑巢引凤
大手笔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需要在光明科学城营造一流环境
同步配套保障
↓↓↓
人才集聚方面,制定光明科学城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引进目录,在高层次人才认定、推荐等方面给予更大自主权,探索通过“薪酬谈判制”招募高端人才团队;给予短期来深工作的人才更多便利条件,推广使用人才双聘制度,设立科学城国际人才服务中心;支持新建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用人,实行编制管理的科研事业单位确有需要的可设立特设岗位,加快推动技术移民试点,建立技术移民职业清单和积分评估制度。
资金保障方面,每年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下达补助资金,全面保障光明科学城建设;光明科学城范围内土地整备资金投入主要由市级财政承担,光明区后续土地出让收入扣除政策性计提后全额返还;研究符合光明科学城发展需要、权责清晰、事权与财权相适应的市区财政体制关系;将光明科学城设施核心区“一主两副”范围内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调整为市政府投资事权;市相关专项资金,优先支持落地在光明科学城的产业、创新和人才等项目;加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和市属投资基金投资力度,积极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作用。
空间用地保障方面,在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力争对光明科学城范围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进行适当合理优化;在全市年度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实施计划中,对光明区新增建设用地、农用地和耕地指标予以倾斜;支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项目落地,开展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用地的划拨工作;依托光明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将生态保护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碧道建设、初雨系统建设等现代水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生态样板城区。
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光明城站枢纽综合体建设,重点增开早晚高峰期到香港、福田列车班次,推动深莞增城际线在光明科学城设站;推进轨道6号线支线南延段、13号线北延段线路开工建设,推动轨道18号线光明段、轨道26、29号线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开展轨道30号线延伸到光明区的规划研究;推动龙大、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工作。
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加快推进深圳科技馆建设,支持光明小镇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旅游小镇,高水平建设相关公园;采取直接办学或委托办学方式,引进1-2所市直属义务教育高质量学校,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创建三甲医院,打造区域医疗卫生高地;加大人才住房筹集力度,提高光明区人才住房配建比例,位于光明区的市级保障房房源优先向光明科学城人才倾斜。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通过市区两级合作等多种模式成立市场化和专业化建设主体,统筹组织实施光明科学城土建类工程;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中心,代持和管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关键核心资产;从优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入手,加大激励力度;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动成立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END
编辑整理 |深圳光明
内容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了解光明区更多资讯,关注深圳光明,光明区唯一官方权威微信发布平台,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